智能化建筑——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橋梁
綠色建筑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也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設計必須具有智能功能與通信手段,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剛好具備這項條件,在智能建筑這一方面,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做了很多研究。
綠色建筑是一個目標,一個發展方向,其具體的概念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平衡建筑環境的性能及人們對資源的消耗,對環境的影響,在該前提下創建的建筑空間能夠使人們可高效、健康地工作和生活。綠色建筑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集成綠色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具有選址規劃合理、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節能措施綜合有效、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廢物排放減量無害、建筑功能靈活適宜等六大特點。它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資源的消耗最為經濟合理,對環境的影響最小。
強化建筑生命周期內的“四節”和保護環境,建筑的綠色化是甄別現代建筑的重要標識之一。對單體建筑來說,“節地”相對其它“三節”可發揮的空間要小些。對于節地,可能在村鎮的規劃方面更有意義,可以在村鎮、城鄉結合帶修建大量低密度的建筑。對于城市建筑群,節地主要體現在對地下空間的利用,對室內空間的劃分,避免公共空間的浪費,以及體現在住宅戶型面積標準的控制上。從城市規劃角度來說,“節地”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容積率只有上限沒有下限。對“四節”中的節能問題,在綠色建筑的建設過程中需要著重考慮。除此之外,中國目前建筑的室內外環境質量也需要重視,與國外相比差距還是比較較大的。因此,對于綠色建筑的評價,用四節來代替不夠,可能還需要一個二維(就是用建筑環境負荷L與所取得的建筑環境品質Q的比值)這樣的建筑生態效益來評價,這曾經在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里面提出過,這樣更有利于綠色建筑在中國的發展。
智能建筑的內涵是通過優化建筑結構、設備、服務和管理,并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智能建筑賴以存在的基礎是高新技術,即計算機技術,并包含有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智能建筑能使住戶工作和日常生活更加安全高效,同時采用技術手段優化和保證設備運行,也能夠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特點是在滿足使用者對環境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智能建筑要求其建筑設計必須具有智能功能與通信手段,創造智能建筑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建筑的選址、體形系數、平面功能、自然通風和采光等對建筑能耗有很大影響。
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關系是綠色建筑首先是強調節約能源、不污染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其一定是綠色的、生態的建筑,而智能建筑強調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二者都強調節約能源與資源,以“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綠色建筑離不開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的發展又促進和帶動了綠色建筑。綠色建筑對智能建筑的需求是為了實現綠色建筑的建設目標,智能控制與信息管理得不到解決,不能有效地實現各類設備系統的智能控制并進行建筑物建設,綠色建筑的目標是不可能達到的。
綠色建筑的智能化系統工程是以綠色建筑智能化為基礎的,在綠色建筑建造過程中,必須采集環境、建筑物等各領域的信息,為綠色建筑的控制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綠色建筑的控制多種多樣,能利用太陽能提供光和熱量,實現低能耗;綠色建筑的管理涉及環境生態、能源、資源、建筑物、安全、通信網絡等,要在統一的平臺上綜合管理實現綠色目標。為實現綠色建筑的目標,必須設置環境、能源、資源、生態、安全等監控管理系統,而這些目標的實現,又離不開智能建筑的范疇,由此可見綠色建筑的實現與智能系統的引入是相互共存、不可分割的。
智能化系統對綠色建筑影響很大,通過運用現代網絡、通訊與生物技術實現對建筑物進行科學調控,從而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智能與綠色合為一體,以智能化推進綠色建筑,以綠色理念促進智能,體現了人類對安全舒適、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等方面的追求。從長遠來看,既是滿足以人為本,也是豐富完善更新拓展傳統建筑的需要,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是現代的需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實現建筑業發展的有效途徑。